初審編輯:魏振彬
責任編輯:鄧夢嬌
“欲致其高,必豐其基”。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,“土質”優劣直接關系市場主體活力和經濟發展動力。優化營商環境,只有進行時,沒有完成時,要以更精準的監督、更嚴肅的問責、更完備的機制,實現營商環境大優化、大提升、大突破。
以更精準的監督打造更優的營商環境。營商環境只有更好、沒有最好。近年來,從“大廳辦”到“掌上辦”,從“群眾跑”到“數據跑”,從“多個門辦一件事”到“一窗通辦”……各地各部門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,采取了一系列改革舉措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。為保障這些助企紓困政策舉措精準落地,就要求紀檢監察機關把優化營商環境納入政治監督臺賬,作為“國之大者”抓嚴抓實,找準監督的切入點、關鍵點,厘清監督重點,壓實監管責任,聚焦“放管服”改革、減稅降費、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等方面,實行清單化管理、項目化推進,做實做細日常監督,持續推動政治監督具體化、精準化、常態化。
以更嚴肅的問責打造更優的營商環境。營商環境,是經濟發展的“晴雨表”,也是干部思想作風、精神狀態的“試金石”?!伴T好進、臉好看、事難辦”等“軟釘子”問題看似小,但影響惡劣,消耗的是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,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堅決懲治。要“快查辦”,對破壞營商環境行為優先處置,對反映強烈、影響惡劣的重大典型問題提級辦理,更要對濫用職權等親而不清,對辦事推拖繞、庸懶散、不擔當等作風問題,加大執紀問責力度,堅決斬斷“互惠互利”“各取所需”的腐敗鏈條。同時,精準運用“四種形態”解決去除存量、遏制增量問題,大膽運用“三個區分開來”保護真正干事的人,促進廣大干部思想觀念更新、作風轉變,進一步激發履職盡責、做好服務的內生動力。
以更完備的機制打造更優的營商環境。營商環境的好壞,不僅體現在痛點難點堵點問題的快速解決上,其最終目標和落腳點在于市場主體和辦事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上。只有堅持把解決問題、建章立制作為著力點,邊督邊改邊建,一件一件抓整改、一項一項抓落實,才能以點帶面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提升。要在“謀長遠”上下功夫,強化系統觀念,做實以案促改、以案促治,精準提出紀檢監察建議,推進解決企業反映強烈的“中梗阻”問題,推動有關職能部門破解影響營商環境的體制性障礙、機制性梗阻、政策性創新問題,形成長效常治機制,提升治理效能,營造更加透明、更加開放與公平的營商環境和市場秩序。
水深魚躍,林茂鳥聚。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。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場關乎全局、決定未來的持久戰,只有充分發揮內外合力,打好改革組合拳,提升政府執行力,才能以營商環境之“優”,促經濟大盤之“穩”,贏企業群眾之“心”。(作者 陸萍)
初審編輯:魏振彬
責任編輯:鄧夢嬌